
現代人必看的一本書
這是一本我認為每個人都該讀一次的書,我們或許不用凡事都追求絕對的真相,但要保護自己不被虛假的資訊淹沒。
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即使你再怎麼遠離網路、社群媒體和電子產品,我們每一個人依然可能成為假消息的傳播者或受害者。
本書透過真實案例分析與圖像輔助,大幅降低閱讀難度,讓複雜的媒體議題更貼近一般讀者,讓我們看見「錯誤資訊」是如何滲透生活、影響社會,甚至摧毀一個人和家庭,書中所提及裡面提到的兩個真實事件,讓我印象深刻也讓我反思,我們真的知道什麼才是真相嗎?
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
這起發生於美國的校園槍擊案本是令人心碎的悲劇,但在美國911事件後發跡的「真相者」(The Truthers)與另類右派陰謀論者亞歷·瓊斯的操作下,竟被扭曲為一場由美國民主黨策劃的「精心安排的演出」。
他們聲稱整起事件是假的、家長以及過世孩子皆為收了錢的演員,甚至質疑「棺材沒打開過,怎麼知道是不是空的?」,這無疑是傷害所有受害者家屬心,這些失去至親的父母才是最希望一切是一場戲的人。
本書訪問了一位遇害兒童的父親,他不僅失去了孩子,還要面對一連串的騷擾和恐嚇,這段讀來特別沉重,當你說出真相卻被指控說謊,面對當自己深愛的孩子遭遇不幸,卻有一群人不斷造謠你的孩子,即使公佈了解剖報告也無濟於事,那種無力感與絕望難以言喻。
真相無法如願換得一絲的公平正義,伴隨而來的是騷擾、死亡危脅,隱私的個人資料被公開,只因為這位父親所說的「真相」不是真相者們相信的。
地平說
根據科學常識,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圓的,但「地平論者」堅信地球是一個扁平的圓盤蓋著一個大圓頂,最中心的位置是北極,外圍則圍著一圈冰雪高牆。
即使有太空照片和各種科學證據,他們仍選擇相信「地球是平的」,而支持這言論的人並非少數,也許真相是什麼並不重要,對他們來說擁有某種信念,找到一個歸屬才是他們所追求的?
Netflix 曾推出紀錄片《Behind the Curve》(目前台灣已下架),探討這群人的心理與社群運作,看完會讓人對「陰謀論」背後的動機有全新理解。

假新聞背後的龐大利益
假新聞的獲利方式,早已不限於詐騙。
在演算法與點閱經濟驅動下,假新聞製造出的流量與廣告收益早已超越傳統媒體,低成本、高回報的特性,讓它成為一門賺錢的「黑產業」。
當政治選舉成了資訊戰,選民更容易受風向影響,而非根據政見與事實做出判斷,網軍操作的訊息轟炸,也不會隨著選舉結束就消失,只要對立還在它們就會不斷出現,面對那些四面八方吹亂我們的風,又有多少人能真的抓得住正確的風向?
雖然我們無法時刻做出最正確的判斷,但我們可以允許自己對所有事情採保留的態度,畢竟當你允許陰謀論深植在你心中,那麼你會開始看什麼都是陰謀論。
演算法成了假消息的最佳助攻
有了演算法的助力後,我們點過一則假消息,平台就會持續推薦更多類似內容,這正是同溫層效應與回音室效應的來源。當整個網路變成假消息的溫床,我們又該如何自保?
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氣候變遷、應施打疫苗的原因,這些真相都能被扭曲成一件假消息時,所有事情的真實度都將無法是百分之百。
我們無法永遠保持完美的判斷力,但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:
- 不要全盤相信社群媒體上的一切
- 檢查發文者的帳號資訊是否為假帳號?有沒有其他可信來源?
- 培養多元觀點刻意接觸不同立場的聲音
- 在轉發訊息前先思考幾秒
面對資訊,保持懷疑,是我們最基本的防禦能力,當你過度相信陰謀論,世界看起來就會到處是陰謀,但當你願意保留一點空間、不急著下結論,你就能更接近事實的全貌。
我們不用著急留下自己的看法或觀點,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冷靜下來,讓子彈再飛一會。